7月10日,博罗县园洲镇九潭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喜悦与奋进的气息。一场特别的学习经验分享会上国内配资炒股官网,一位自信从容的女孩正与学弟学妹们亲切交流。她,就是从九潭中学出发,一路披荆斩棘,最终叩开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大门的优秀学子——曾翠蝶。
时光回溯到2012年,曾翠蝶踏入九潭中学,度过了关键的初中三年。她至今清晰记得化学课上朱小妹老师的风采。“朱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,”曾翠蝶回忆道,“那些看似枯燥的分子结构,经她妙趣横生地讲解不同分子间的联系、万物构成的奥秘,瞬间变得生动起来。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理工科的兴趣和探索世界的欲望。”
这份强烈的探索欲,催生了曾翠蝶独特的学习方法——“像对待读书笔记那样对待每一份疑惑”。她习惯将学习中的失误和疑问详细记录在册,反复钻研琢磨。“我会把每次的失误或教训都记下来,”她解释道,“就像做笔记一样加深印象。分析‘为什么犯错’‘问题出在哪’,即使当时没解决,未来有了新想法或见识再回头看,往往能有新构思甚至找到解决方案。”这套从初中就养成的“基本功”,伴随她走过博罗中学重点班,直至在南方医科大学完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硕连读。
在南方医科大学期间,曾翠蝶深耕生物医学领域,尤其关注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的交叉研究。如今,她即将进入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,投身于CT辐射控制优化、脑功能分析等前沿方向的研究,为人类健康管理的核心课题贡献力量。她的经历生动诠释了:从乡镇中学课堂到顶尖大学实验室的距离,并非不可逾越。
“作为乡镇学子,我们获取资源和认知世界的途径相对有限,存在不小的‘信息差’。” 曾翠蝶坦言。她寄语学弟学妹:“关键是不能给自己的人生设限。一定要努力走出去看看广阔的世界,多接触高层次的人。读书,就是我们改变命运最踏实、最有效的捷径。”
“翠蝶这孩子一直非常认真、努力、刻苦。”九潭中学教师朱老师赞许道,“初三时她的化学成绩就非常拔尖。最可贵的是她‘打破砂锅问到底’的精神,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明白,锲而不舍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”限于九潭中学教学资源和环境的局限,朱老师表示,一线乡村教师一直在努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。“接下来,我们会进一步丰富课堂形式,比如引入小组讨论、趣味游戏等,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。”
手握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曾翠蝶时常回想起九潭中学的校训:“对自己负责,对社会负责。”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,将激励着她在探索生命奥秘、守护人类健康的科研道路上,继续坚定前行。
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